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青少年夏令營現狀調研問卷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青少年夏令營現狀調研問卷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中學生喜歡什么樣的家長問卷調查?
1.理解尊重子女
中學生最渴望父母能真正走進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動態、興趣愛好、喜怒哀樂,從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選擇和追求。可惜很多做父母的并不懂得這一點。他們只關心孩子的生活、成績,卻不去了解子女豐富的內心世界。很多學生抱怨說: “他們只知道分、分、分。考好了,他們興高采烈;考不好,就開始指責、訓斥,從不問你為什么考不好。 ”
不少學生說,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記,偷拆自己的信件,偷聽自己的電話,像特務一樣在后面盯梢。一位女生說,她母親幾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只要一有男生打電話,她立刻要問, “ 他是誰 ? 哪班的 ? 學習好嗎 ? 家在哪住 ? 父母是干什么的 ……”查完祖宗八代,然后重重拋出一句話:你可別給我丟人!女孩哭著說,媽媽這么不信任她,真想 “ 早戀 ” 一把讓她看看。
2.不擺家長架子
家長既是子女的保護者,又是子女的知心朋友;他們既尊重孩子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導。一位高一男生自豪地說:“ 我特別愛我的父母,他們和我的關系不像家長,像是鐵哥們。從小到大,家里有什么事都擺在桌面上爸爸出差的時候,媽媽就說:‘男子漢,全靠你了。’ 我覺得自己有責任感,而且堅強、果斷。 ”
一名高二的女生說,她的家長特別民主,而她的媽媽更理解她。有時,她的日記本忘在書桌上,媽媽保證不看,而是小心替她保管好。同學來電話時,不管男女,總是自動避開。她不說,媽媽決不問對方是誰。 “ 一次 ”,她說,“我在夏令營認識了一個男孩子,不知為什么怎么也忘不掉。媽媽知道后沒有批評我,而是跟我講青春期心理、生理發育的特點,并且講了她年輕時的經歷。媽媽的理解、幫助和信任,使我順利地走出最初的迷惘 …… 我真幸運,生在這樣一個家庭。 ”
對于一個大三學生來說,是選擇考研,還是選擇大學畢業后工作呢?
感謝邀請回答
在我看來對于一個大三學生來說呢,選擇考研還是大學畢業后直接工作是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尤其是在這樣一個關鍵的節點上。那么我們的選擇主要是看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如果你感覺繼續學習下去,對于你未來的就業生活會有很大的保障,那么選擇考研是一條不錯的路,但是要充分考慮到考研路上的艱辛以及成功率。那么大學畢業后直接工作呢,要看你能不能找一份適合的工作,總的來說呢,兩個選擇都不錯,要看個人情況而定。
考研。
隨著中國素質教育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中國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越來越高。據統計分析得出,2010年-2017年累計畢業人數達到5700萬人,而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了800萬人,根據教育部消息,2019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34萬人,為近十年新高。
在中國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學歷要求越來越高的現實下,在大學畢業后選擇繼續深造的人數也隨之增加。據有關數據統計得知,在2018年全國碩士畢業人數約50萬人,本科與碩士畢業人數比約為:17:1。
那么為什么我們要選擇去讀研究生呢?我們在網上對100名研究生進行了匿名的問卷調查。
1. 使學歷競爭力強,因為現在的社會本科學歷毫無優勢。(65%)
2. 還沒做好大學畢業工作的心理準備,不知道畢業該干嘛,所以選擇繼續讀書。(23%)
3. 可以通過導師和身邊同學獲得更多人脈資源和機會,為以后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基礎。(11%)
4. 其他(1%)
由問卷調查情況可以發現,大多數同學選擇讀研的原因都是覺得本科畢業沒有競爭力,想要通過讀研來“鍍金”。的確,在如今的中國社會中,無論你是“985”、“211”還是普通院校畢業的本科生,在社會上的工作選擇都非常的狹窄,不少的公司和單位都已經將招聘的最低門檻提升到了碩士。
有一個比喻特別好,找工作就像是在一個大的游泳池,所有的招聘者進入泳池展現自己的游泳技術,而招聘單位則在岸上挑選。
您好,對于這個問題,好多學生也跟我咨詢過,還記得我的回答是:建議他們先去高招會看看再做決定!
不管是就業還是考研,都是為了以后有好的工作、生活。
那么高招會就是最好的一面參考鏡子
雖然現在考研越來越熱,但并不是所有的專業都是需要研究生學歷,也并不是所有的人考研之后都比三年工作歷練之后更好!
那怎么判斷呢?
去雙選會看看,跟HR聊聊是最好的方法!
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好多人不管是對自己的專業情況、還是對以后的就業情況都是一無所知,有的甚至連兼職過都沒有,可想而知,你對以后的發展肯定是迷茫的
那么當你去看過高招會以后,你對你的專業的就業情況以及就業趨勢就有一個大體的了解,你能知道你們專業本科生的就業崗位及發展空間有哪些?讀研之后會獲得哪些優勢?等等,你就能確定要不要讀研了!
其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考得上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讀研。當你對就業有了一個大體評估之后,你就要考慮了,如果必須讀研的話,那你就要付出十二分的辛苦了,如果不確定,也沒啥好的大算,那是不是考慮在大四的時候先找個工作保底等等。
考研和工作絕對不是一拍腦門決定的事,當然也不能因為逃避現實就草草決定,不然你后邊的路會越走越難,所以建議大家好好規劃!記得關注呀!
其實工作還是考研很顯然是因人而異的,具體來說,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自身情況
自身方面主要考慮哪些呢?
第一,年齡。
如果年齡太大,說實話可能要慎重,女性尤其如此,因為職場有些不成文的潛規則,27、35都分別是門檻,如果你研究生畢業都三十好大幾歲了,卻是剛出校門,那么,找工作的時候真的會碰壁的。之前不是有很勵志的報道嘛,年齡大還考上研究生,結果出來找不到工作。年齡小還是比較有優勢,比如我,大學畢業20歲,研究生畢業23,確實比同伴同學都小,很有優勢。
第二,性格特點與興趣愛好。
如果你性格內向,很沉得下心去研究,喜歡閱讀、思考,也喜歡從事研究性工作,那么不但可以考研,甚至后面再考博。在這些領域,高學歷是非常必要的。
反之,如果你是屬于那種“干中學”的類型,不喜歡通過思考和反省來學習,更喜歡直接在社會中闖蕩,并從中學習。對于理論或研究不感興趣,偏實干、很實際,那么,讀研可能就不是好的選擇了。
二、家庭情況
如果家里負擔很重,恐怕不建議讀研,因為讀研的時候即便有獎學金,也最多覆蓋你的基本花銷,不太可能賺很多錢。
教培機構2020的生存之道是怎樣的?老師何去何從?
對于現在很多職場的發展來看,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的確存在很多的發展問題,甚至在營業成本上大大的提高營業額根本是無從談起,所以面臨的一些改變和測試都是要去應對的。
而面對改變,或許作為職場中的一員,我們可能會突然遭遇一些職場的改變而面臨一個失業的問題,但是在職場中,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的經驗積累和能力的提高。
作為教育工作者傳統,或許我們能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和職場的綜合素質,我們可能習慣了一個的培訓教育,但是如果我們平時注重了自己的綜合業務能力的提高,比如說我們平時都是面對面給學生上課,但是如果平時注重一線上教育技術手段的學習然后面臨這些改革其實就給了一個機會讓你讓你在這場激情中如果能夠抓住一些機遇的話,其實或許對于很多人來說,無法突破的一些職場發展,困難這件事,對于你來說卻是一次很寶貴的發展機會和改變自己展現自己能力的一個平臺。
所以我們不能說守著一些自己基本已經掌握的能力去嚴守下去,我們要精進自己的業務能力,但是也要不斷的擴展自己新的專業領域和技術手段,讓自己在工作上能夠更加具有綜合的競爭力。
2020年開年的這一黑天鵝事件,給全部教育培訓行業一記重棒。不僅是線下實體的培訓機構,線上的培訓機構也是表面風光,背后抹淚。
擺在教育培訓機構投資者,校長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活下去。
為了活下去,各大小培訓采用了,降薪,減員,開設公益課以維系學生。
目的就是減少開支,減少退費白擠兌。
有人預測會有30%的培訓機構關門,有人更是將比率提高到60%。但不管多少培訓機構在這次事件中倒下,在春暖花開之時,就有我少新生的培訓機構站出來,培訓機構的總體不會減少。
我是樹哲,在線教育共享聯盟發起人,致力于線下+線上融合的在線教育共享聯盟,歡迎有志創業者及線下實體培訓機構加入討論。@教培創業樹哲
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線下教培不要輕易轉為線上,當下線上教培已被大型機構壟斷,不管是硬件設備還是線上師資,小型教培很難搶占市場。其次,線上教學其實早已出現,但為什么沒有成為主流教育形式,還是有他本身沒辦法克服的弊端的,只是因為這次疫情的原因,成為家長和孩子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再加上學校教育也加入網課大軍,網課教育質量不一是主要原因,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家上網課的表現,恐怕是疫情一過,就會果斷放棄,轉為線下,也可能不會再花時間去了解優質線上模式,看似是網絡教育的拐點,實質也只是曇花一現。
教培2020生存之道就是繼續引流,服務,上課。跟以往不同的是,大部分教培會在疫情當時轉戰線上直播平臺引流。作為教培行業的我,選擇了抖音。而老師呢,要更好的掌握線上課程,敢于公開透明,這才是生存王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青少年夏令營現狀調研問卷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青少年夏令營現狀調研問卷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