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海軍青少年航校夏令營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海軍青少年航校夏令營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如何讓孩子愛上當兵?
我覺得能夠提出這樣的問題,作為家長本身對于軍隊也是很熱愛的,希望孩子能夠熱愛軍隊其實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是會有幫助的。
一、耳濡目染式的教育很關鍵
這個我們是深有感觸的,自己的孩子看到閱兵什么的,都特別的興奮,小時候就經常說要當解放軍。因為從小的時候在那個環境待過,自己還試著穿過我們的軍裝,戴著軍帽,天天喊著自己要當解放軍。以前看到有隊列經過,自己還屁顛屁顛地跑到隊伍后面,走著七拐八扭的齊步,也是有模有樣。
應該說這種就是耳濡目染的一種教育,從小就聽著軍號聲,看著齊步走,在這種里面長大的孩子從小就對綠軍裝有種熱愛。
某種意義上講,家長本身的這種對軍裝的熱愛就會對孩子產生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而這種潛移默化的感染,產生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二、利用多種教育方式
我覺得有這么幾個方面,一個是參觀軍事類型的場所,比如軍事博物館、紅色教育基地,如果有機會,最好去能夠去部隊里面看一看。孩子們見了真的直升機、坦克、裝甲車還有槍炮,那個興奮勁確實不是一般的,也肯定會讓他非常難忘。
第二個是參加一些軍事類題材的活動,我們現在地方上也有專門性的軍事夏令營等活動,讓孩子們體驗體驗軍營的生活,這個也是不錯的,但是要注意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找到正規的機構。
第三個是,選擇讓孩子看一些優秀的影片,比如戰狼、紅海行動、士兵突擊、亮劍等等。
第四個是,利用現實的案例,給孩子及時進行教育引導,比如我們今年要舉行的大閱兵,比如4月23日海軍建軍70周年閱兵,比如我們的一些英模人物,我們的逆行者,包括去年我們儀仗隊撿國旗這個小細節,都可以作為教育孩子的素材。
三、熱愛歸熱愛,但是不要把入伍作為成長的唯一方式
孩子10歲,以后打算讓孩子報考軍校應該怎樣培養?
1.首先我覺得這個選擇還是很好的。因為讓孩子到部隊一個是起碼是走正道,基本上不會跑偏,另外工作上待遇上有一定的保障,特別是經過改革后,國家也強調讓軍人成為讓社會尊崇的職業,這會是一個比較好的趨勢。再一個就是對孩子來說也是用培養和鍛煉。
2.第一位的是要培養孩子對軍旅的熱愛和興趣。有機會的話可以帶孩子到軍營去看一看,類似的展覽、宣傳等,都可以去看一看,或者帶著參加一些軍事類的夏令營等,以及我們有軍事博物館、海軍博物館等等,下一步據說還要建立很多博物館和軍史館,這些都可以讓孩子去看,去參觀,培養他的興趣,這個是第一位的。
3.其次的是要抓他的學習成績的提高。因為通過高考報軍校成績是非常重要的,基本都要過一本線以上,如果是一些高考分數比較高的省份甚至要考到比一本線多不少分數才有希望。另外這里重點說一下,當前高考的話最好是選擇理科,后續高考采取“3+3”模式的話,最好是要選擇物理,這樣可以選擇的范圍就會比較大一些。
4.再一點是關注孩子的身體。比如視力上要注意,身高、體重上,在體育鍛煉上也不能忽視,讓孩子有一個好點的身體。這個最起碼的標準是你要達到軍校體檢的要求,這個也要在平時予以關注。
5.其他的幾個方面。一個是要確保孩子政審通過,家里人要遵紀守法、原則上不要有案底。第二個是要注意孩子受挫的能力培養,剛則易折,性格上要有一些伸縮性。第三個是,也不要把部隊想象的太高大上,少看一些所謂的軍旅電視劇,很多會誤導孩子,真正的軍營生活不是那個樣子的!
本文系頭條號“軍校和入伍指導”原創,如有轉載、引用請聯系本號。
如有關于報考軍校、入伍參軍及后續發展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咨詢。
①先弄清這10歲小孩是不是己有想當兵保家衛國的想法?如果有,那就先鼓勵小孩在學校好讀書吧。如果沒有,只有父母打算肯定不行。①怕苦不當兵,當兵不怕苦,還要不怕死。這是我從軍15年而且參加過79年自衛反擊戰活下來的深刻體會。③和平年代不保證敵國保證我們國家和平。作為軍人,為了保衛國家隨時都有仗打的。(原43軍129師386團自衛反擊戰時主攻靠茅山的9連政治指導員黃俊明)
在我12、3歲上初中的時候,一直有一個參軍的夢。有一次問卷調查“你長大想做什么”,我毫不猶豫的寫上“當兵”。隨著年齡增長,現實就是“殘酷”,按部就班的完成學業,走上工作崗位。回想當年那個“當兵”夢,僅限于穿軍裝颯爽英姿,英俊威武,不知道當兵的責任和義務。能知道“為什么而讀書”的孩子將來定有出息。我并不是個例,具有普遍性。所以
1、首先問:為什么想讓孩子報考軍校?目的必須明確。
2、現在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我冷”。你想讓孩子報考軍校,孩子想不想?
3、10歲的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沒有形成,家長可以引導,但不能強迫。
最后:不管將來做什么,知識是基礎,身體是本錢,人品是保障。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海軍青少年航校夏令營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海軍青少年航校夏令營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