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改項目夏令營方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教改項目夏令營方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素質教育?中國的素質教育有什么特點?
什么是素質教育?我的理解是為了提高人的綜合素質而進行的教育,初看便有一種似乎是全面的高大上的教育,可以克服應試教育的偏頗,頗能吸引人們的眼球。
然而盡管素質教育的聲浪頗大,時至今日我們還見不到由于素質教育而獲得成功的令人信服的范例,倒是聽到了許多關于素質教育的質疑,素質教育終究敵不過應試教育的壓倒優勢。
究其原因,竊以為有以下幾點。
首先,素質教育存在明顯的先天不足。
什么是素質?素質是一種普遍的存在,且有好壞高低并難以量化的特點,通過教育使之提高可以,但要獲得實效很難,而且很難抓準并且僅靠教育能達到目的。
其次,素質教育的實踐表明,它的教學成本太大,而且缺乏針對性,所以效果受到質疑。比如為了具有高貴的素質,就去學鋼琴歌舞,這不僅成本高,而且需要天賦。缺乏天賦的學生,即使是富二代,也不能在鋼琴歌舞方面的素質達標,一般家庭子女往往是花了大錢而無收獲,所以有人調侃道:這是富人的游戲!
第三,素質教育的目標不合潮流。
當今之世,人們的普遍追求是希望知識改變命運,找到好工作,多掙錢。除了先富起來的小部分人能夠忽視錢的存在外,大多數人還不敢或不能小看金錢,還沒有余暇悠閑地踱著方步,將高大上的素質作為追求或裝扮自己,這就決定了素質教育的悲哀和不合時宜。
如同“快樂教育“的先天不足與不合時宜一樣,“素質教育“也只能如此。
還是將重點放到革除“應試教育“的弊端上來,以草根人群的需要為需要,在明確教育的規律,教育的目標,教育的方針上,扎扎實實地花大力氣,下大本錢,而不是擺花架子,賺大錢,讓中國教育在正確軌道上穩步推進,助力我們的國計民生。
先弄清什么是素質,素是組成特定個體的因素,質是這個因素的量,兩者都達到一定水平,體現出的素質就高,低于這個水平,就有缺陷,素質就不高。素質教育很大成份體現的是家庭教育,過去有句俗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教養好的人往往素質都不會低,教養主要依靠家庭的熏陶,父母素質高,教育出的孩子素質就不會低,反之亦然。所以提高全民素質要重視家庭教育,內容主要是樹立正確的“三觀”,有愛心、懂規矩、不自私,這樣培養出的孩子就有大愛,每個家庭重視素質教育了,國民素質就會大大提升,所有人的幸福感也會隨之提高,由此可見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感謝邀請。我是中國教師研修網特聘項目學科專家孫老師。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素質教育的核心定義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質教育極大地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激發學生的興趣
素質教育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學生的興趣
素質教育區別于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尊重個性,尊重個體,更加人性化。素質教育注重學生潛能的挖掘,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修為,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而應試教育側重學生的分數,偏于學生成績,抑制學生個性,并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管理和教育學生,某種意義上說,應試教育一千多年來一直根深蒂固于人們腦海中,揮之不去,抹不掉。應試教育對中國學生和家長有誤導。認為學習成績就是學生的一切,是一個學校的生命。沒有成績就不能談什么素質教育。
實際上,素質教育并沒有完全割裂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進步的要求。從上述分析不難看出,素質教育是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使受教育者的潛在能力和個性特征更好地發掘出來,讓每一個個體生命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得到尊重。
素質教育是國民的基礎教育,以提高素質來育人,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為根本的目的,圍繞素質這一核心,培養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創新的精神和民主作風,具有實際操作能力,具有科學知識和強健體魄的國民,從而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
素質教育的定義是什么?有什么體系?怎么來實施?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擺脫應試體制影響,使青少年全面發展的一個改革方向。概念定義怎么下,內涵怎么界定,運行機制怎么建立,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的實施當中去解決。不是把幾個人關在房子里設計好一套素質教育模式,然后叫大家貫徹執行,而是要在教育實踐當中去總結,由實踐的經驗上升為理論,而且經過再實踐,使得這個理論不斷地豐富,不斷地完備,然后反過來指導實踐。素質教育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努力才能夠形成一種完備的的體系。但不是說我們要等幾十年之后,才去實施素質教育,而是從現在起就要為之奮斗。
總之,在基礎教育階段,全社會都應淡化選拔意識,增強普及意識,重視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提高全體國民的素質。
疫情過后學生回到課堂,學生無法靜下心來學習,該如何幫助他們?
我們九年級是4月13日全市統一開學的,已經開學14天了,如何讓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從網課的散漫過度到開學的正常,投入到中考的沖刺狀態的呢,以下是我的實踐經驗的分享:
一,開學第一天治療網課綜合癥之一——收心。返校第一天晚上觀看《開學第一課》第二節召開《此刻在教室該珍惜什么》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先寫日記后發言,有同學這樣寫到:告別了舒適溫暖的沙發大床、誘人的零食水果;告別了上課隨時可以加餐、可以去洗手間的安逸生活,是多么的不舍呀。坐到教室里邊,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真不知到該如何做呢……。
可見,這些小神獸精氣神的已失去了戰斗力,徹底泡成了半生不熟的青蛙了。可喜的是班里2/3的同學都認識到,應該從昏昏欲睡的狀態上,回到現實的課堂上,應該為中考而努力了并制訂了自己的行動計劃。
二,開學第二天治療網課綜合癥之二——切除不交作業曠課毒瘤,處理網課期間違紀量化積分,年級廣播公開批評,并給出補交網課作業時間,以正班風學風,堅決執行網課期間制定的制度違紀處理辦法。秋后算賬必須要清并酌情處理。
三,開學第三天恢復查課評課制度,年級值班老師統一查課,主要查課堂坐姿、寫字姿勢、聽課狀態等違紀小動作,及時糾正,獎懲分明。四人小組互評自評的每節課聽課狀態:包括坐姿發呆叩手不積極回答問題等等“假和尚念經”癥狀及如何改進。
四,開學第四天摸底考試,了解學情,對癥下藥,增加壓力,促進動力,為中考加油。
五,開學第六天,針對模底考試分層分批召開會議包括全體師生、進步生退步生的會議,讓學生找到學習榜樣,挑戰對手,確定下次模擬考試的目標方向。
六,開學第八天,舉行《飛夢想落實行動》的主題班會。在河南省沒有明確中考時間,沒有明確倒計時的日子里,如何為中考而助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自我調整,自我應對挑戰。
七,開學第十天樹立榜樣,重視鯰魚效應。對于入校幾天來進班快,進班學,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的課堂效率高的同學給予表揚。
八,班主任、任課老師以靜制動,以勤治懶。班主任心勤腿勤口勤,早到班,提前到班重點疏導學生的心里工作。老師靜下來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心就能會靜下來投入到學習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改項目夏令營方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改項目夏令營方案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